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军归来 (第1/2页)
太子顿时忍俊不禁, 道:“你大兄和阿兄看到你的信一定很着急, 什么都不管都得赶在除夕前回来。” “大兄和阿兄几天回来?”四郎问道。 二郎忍不住问:“四郎, 我不在宫里, 你会想我吗?” “阿兄去哪儿?”四郎靠在史瑶怀里歪头问。 二郎想一下, 说:“大兄去西北, 我去东南, 大兄去沙漠,我去海上,我也要去很久很久。” “你自己去吗?”四郎很好奇, “去打匈奴?” 二郎:“不是去打匈奴。” “不打匈奴?”四郎琢磨一会儿,“我们一起呀。” 二郎:“不行,只能我一个人去。” “为什么不行?”四郎又问。 为什么?二郎张了张嘴, “没有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是为什么?”四郎不懂。 二郎噎着了。太子笑了, “你就别吃大郎和三郎的醋。真想知道四郎会不会想你?我给你出个主意。” “殿下,四郎还在呢。”史瑶提醒他。 太子:“没事。他明天早上醒来就忘了。” “我不会忘。”四郎道, “我记着呢。” 太子:“昨天晚上吃的什么?” “啊?”四郎张大小嘴, 扭头看向史瑶, 昨晚吃的什么来着?母亲提醒我一下。 史瑶摸摸他的脑袋, 笑道:“烤肉啊。不是你最喜欢的吗?怎么也能忘记。” “大兄最喜欢, 三阿兄也喜欢。”四郎道,“我喜欢鸡蛋羹呀。” 二郎:“大兄在宫里的时候, 每次想吃烤肉和暖锅子都让四郎说是四郎想吃。” “原来如此。”史瑶道,“难怪每次烤肉, 四郎吃的都不多。” 二郎笑道:“四郎吃烤肉累牙。比起烤肉他更喜欢汤里煮的肉, 蘸酱吃。” 史瑶往外面看看,天已黑透,“今天晚了,明天晚上咱们吃暖锅子好不好?” “好啊。”四郎咧嘴笑了,忽然又想到,“母亲还没说大兄几天回来呢。” 史瑶看向太子。太子思索片刻,道:“从这里到西北都在下雪,雪化了寸步难行,哪怕三郎给咱们写信的时候就往回赶,到长安也得正月底。” “正月是几月?”四郎忙问。 史瑶捏捏他的小脸,“还有六十天,你大兄就回来了。” “六十天?”四郎现在已经会数数,掰着手指数好几圈还没到六十天,望着史瑶瘪瘪嘴,“还要这么久?” 太子连忙说:“饿不饿?” “不……”四郎的肚子叫起来。二郎揉揉他的脑袋,起身去喊宫人摆饭。 大郎和三郎走后一个半月,二郎在东市找到两间铺面,铺子已按照二郎的要求装修好。他正好想试试四郎想不想他,翌日上午没去上课,而是去了博望苑。二郎在博望苑雕东西,吃过午饭去东市铺子里,一直待到酉时才回去。 回到长秋殿天已经黑透了,院内灯火通明,二郎进去就看到裹成球的四郎在廊檐下坐着。待他走近,四郎跑过来。跑的太快,脚下滑一下,整个人摔在地上。二郎慌忙上前拉起他,“跑这么快做什么?” “阿兄去哪儿了?”四郎仰头问,“是不是出去玩啦?阿兄都不叫我去。” 二郎:“我没去玩。我出去办事去了。” 四郎有些失望,“不是玩啊。” “对啊。”二郎道,“忙一天手都酸了。你吃饭了没?” 太子走出来,道:“一定要等你回来才吃饭。现在放心了吧?” “父亲说什么呢?”二郎心虚,不禁眨一下眼,“孩儿领四郎去洗手,四郎手上都脏了。” 史瑶看热闹不嫌事大,“四郎带着手套呢。” 二郎的脸一下红了,好在他戴着帽子和围脖,史瑶没看到。不过,看到二郎拎起四郎往屋里钻,史瑶忍不住笑了。 太子瞥她一眼,“小心二郎不理你。” “他不敢。”史瑶吩咐宫人摆饭才回屋。 长乐宫内二郎领着四郎去永寿殿睡觉,大郎和三郎那边的天还没黑,正在搭灶做饭。 粮草充足,还有许多新鲜的肉,匈奴单于又没精力找汉军麻烦,卫青令全军按照正常速度赶路。不过,他们没拐去关内,而是一直在关外,卫青想看看还能不能碰到匈奴。 卫青虽然没同任何人讲,他隐隐有个感觉三郎猜到他的打算。只是三郎没讲,卫青就当不知道,走到先前三郎接粮草的地方,收到宫里来的信,卫青也没入关。 大军入关也没法入城,关外和关内一样冷,从关外走碰不到匈奴,也能起到震慑。所以一直走到朔方才南下入关。 进入朔方,也迎来除夕。大郎和三郎出发前,史瑶给他们带不少黄金,三郎不要,史瑶就说先带上,路上用不着,遇到匈奴的时候拿来砸匈奴。 史瑶都这样说了,三郎想到“儿行千里母担忧”,也不舍得惹她不开心。卫青从右贤王那里缴获的牛羊肉很早就吃完了,三郎就把史瑶给的黄金全部拿出来,命保护他和大郎的中护军带上黄金和从匈奴左大都尉处缴获的兽皮去城里换羊肉。 大郎和三郎计划这事的时候没告诉旁人,中护军挑十个人入城,他们一人驮着三头羊回来,卫青也惊着了,迎上去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