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准备出征 (第2/2页)
马心里就不大舒服。不过,太子见他父皇和三个儿子都很高兴,也就什么也没说。 现在刘彻开口,太子立刻带着小儿子回去。刘彻回头看一眼太子的背影,嗤一声,看向恨不得把马吞进肚子里的大郎,“你父亲对吾很不满啊。” “父亲不满意的事多着呢。”大郎道,“父亲也没少劝祖父,祖父有听吗?” 刘彻噎着了。 霍光等人诧异,齐刷刷看向大郎,看到大郎身边的二郎抿嘴乐,下意识看刘彻,听到刘彻冷哼一声什么也没说,不禁腹诽,大皇孙好大的胆子。 时常跟在刘彻身边的小黄门和黄门令倒不意外,还想笑,大皇孙真是一如既往不给皇上面子。 三郎接着说,“祖父又不是不知,父亲从开始就不赞成祖父寻汗血宝马。”停顿一下,见刘彻没发火,才继续说,“父亲真高兴的跟过年似的,祖父才该怀疑父亲是不是被人给掉包了。” “都没你会说。”刘彻和太子政见不合不是一天两天,他同时也很清楚太子像他一样好武,大汉不亡在太子手上,也难撑三世。正因如此,太子偶尔惹刘彻不快,刘彻也从未往心里去,“你们仨选一匹吧。” 三郎没听懂,“选什么?” “马啊。”指着马厩里的汗血宝马,刘彻道,“不要就算了。” 三郎笑了:“谢谢祖父。孙儿很想要,只是孙儿还小,又不出征,无需这么好的马。他日母马产下小马,祖父给孙儿留一匹就成了。” “大郎也不要?”刘彻问。 大郎:“孙儿做梦都想要啊。不过,又不是过了今天,以后就没了。等孙儿需要的时候再找祖父讨要吧。父亲如果知道孙儿骑着汗血宝马出城玩,估计会把孙儿揍得不知道长乐宫门朝哪儿。” “祖父,孙儿雕一匹汗血宝马送给祖父。”二郎道,“以后产下小马,祖父也送给父亲一匹,如何?” 刘彻没好气道:“不如何。”说完转身就走。 二郎愣了,看向他兄和他弟,“我说错什么了?” “祖父很喜欢这些马。”三郎小声说,“你就不应该把父亲扯进来。咱们仨都有了,祖父不可能不给父亲留一匹。不然,满朝文武就该议论祖父对父亲极其不满。” 二郎恍然大悟:“那我以后不说了。”顿了顿,问道,“马还雕不雕?” “当然要雕。”三郎道,“雕个汗血宝马四蹄腾空,祖父坐在马上,能雕出来了吗?” 二郎:“我试试吧。估计得很久。” “没关系。”三郎道:“大汉除了你,没几个人能雕出来。”并不是木雕师技艺不好,而是没有雕木器的工具,“你雕的活灵活现,祖父有再大的气也消了。” 二郎还没雕出四蹄腾空的汗血宝马,边关传来消息,匈奴入侵定襄、云中,杀掠数千人,如此还不够,又进入张掖、酒泉,杀死都尉。 消息传到长安,天下震惊,刘彻更是气得险些晕过去。当时宣室内只有宫女和宦者,刘彻摔下奏章就命小黄门去宣三郎。 宣室小黄门去找太子时,太子不问,小黄门从不主动说刘彻找太子何事。今天小黄门见到三郎就主动说,匈奴杀人掠物。端是被刘彻吓着了。 大郎当时就在三郎身边,一看三郎表情不对,小声问:“一样?” 三郎点点头道:“大兄,阿兄,你们先回长秋殿等我消息。” 虎贲校尉认识经常跑腿的小黄门,以为出大事了,没容三人开口请假就放三人回去。进了未央宫,兄弟三人分两路,三郎去见刘彻。 刘彻看到三郎下意识问,“大郎呢?” “祖父找孙儿,大兄就没来。”三郎道,“祖父决定启用舅公?” 刘家皇帝寿命短,卫青在军中的声望盖过太子,刘彻一直担心他突然死了,太子登基后会被卫青或者卫家掣肘。早些年冷着卫青,卫青致仕时痛快放行。 三郎提出启用卫青时,刘彻也没想过用卫青,这大半年来听虎贲校尉说,大郎和三郎弓马娴熟,熟读兵法,刘彻开始犹豫,犹豫让不让卫青带两个孙儿出去,又怕大郎和三郎立不住。 刘彻:“你和大郎当监军,卫青也不会听你们的。” “会的。”三郎道,“卫家其他人孙儿无法保证,孙儿敢保证舅公对祖父忠心耿耿。祖父暗示一下,适当情况下让孙儿带兵出去,没机会舅公也会制造机会。” 刘彻:“既然你这样说朕就赌一次。不过,朕是皇帝。” “孙儿会让舅公来求祖父,会让所有人认为是舅公一定要领兵出征,祖父被舅公缠得没办法才不得不同意。”三郎道,“不过,孙儿还有个小小要求。” 刘彻:“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