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即嫁小公爷_第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3/4页)

天却经得一波三折。早起,宋知濯不知是真伤了风还是怎的,鼻塞塞的不怎么说话儿,只叫人伺候穿戴,烹了盏热茶在案上等着丫鬟们摆早饭。
  两片挂起的轻绡帐中,明珠才迷迷瞪瞪地揉眼撑坐起来,听见他像是咳了两声儿,她便过问一句,“哎呀,果然是伤风了不是?要不你告个病假,今儿就别去司里了。”
  宋知濯扭脸望她一瞬,很快又别回去,依旧呷着茶,鼻音浓重得好似听不出个喜乐,“又不是什么大病,哪里就要好告假的?况且一大堆事儿等着呢。你快起来,一道用了饭我就好走了。”
  怔忪半晌后,明珠方趿着喇叭花连枝的软缎鞋下了床,由绮帐领了两个小丫鬟伺候漱口洗脸,乱一阵,饭已经摆上了。明珠坐过去,晃眼瞧见宋知濯的脸色不似平日里那般挂着温柔笑意,反倒有些苍白,眼眶底下带着若隐若现的一圈儿黑。
  她抬了手背去碰他的额头,交睫中闪着温柔关切,“好像是有些烫,难受吗?叫个大夫来瞧了再去上朝吧。”
  “不妨事,小病而已。”宋知濯攥下她的手,实则在她的手背贴上自己的那一瞬,他的心就已经软如春水。然他还是目不转睛,只盯着自个儿面前的饭食,“快吃吧,我赶着要走。”
  明珠尚未发觉他的异常,跟着捧起碗盛粥。不过一盏茶功夫,宋知濯已经用完,拔座起身,像是要走。见状,她忙搁下碗追至外间,冲着他一片冷硬的背影喊,“嗳,你今儿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有事儿要跟你说。”
  他住脚一瞬,并未转身,“什么事儿?”
  “也没什么大事儿,”一个生辰而已,这么隆而重之地叫明珠说出来,她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掩在裙底的绣鞋尖一小圈儿一小圈儿地划着地,颇为踞蹐吞吐,“就是后儿,是我的……。”
  话音未完,反被宋知濯先截了去,“今儿召集了将士操练,已是快迟了,我先走,既不是大事儿,就等我回来再说吧。”
  言讫,他的衣摆旋门而去,当明珠追出门外送他时,院内早已人影空空,只余长亭孤寂,花影重重。她又踅转屋内,待重新捧起饭碗时,才蓦然感觉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大概是一个吻、一个旋裙的拥抱。
  算了,等他回来再说吧,她想。
  然而这一等,便等到日已紧仄,太阳悬在遥远的金源寺顶上,暮钟骤响。
  满怀期待的一天似乎落幕,可对雕梁画栋的景王府来说,这一天是世事难料的一天。今日朝上,圣上钦点宋知濯为平定延州边陲的将军,此言一出,景王顿觉不安,随后便密召父子二人在府中商谈。
  自然,这一切都在宋知濯的预计之中,但他暂且忍耐不发。景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双黑绸靴在细墁地砖上反复绕转,“老爷子早不定晚不定,偏在这时定你去往延州!你这一去,没个四五月,如何回得来?难不成叫我改日子?”
  “不可,”宋追惗在下首一张折背椅上,沉着冷静,“日子已经与几位将军商定好的,他们早已暗中部署遣将,就为了这一天,断不可妄改。”
  一筹莫展之际,宋知濯才倡议而起,“景王殿下、父亲,圣上旨意已下,实非我等能左右,我倒有个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黄大人的儿子、哦,就是黄元忠大人,也是殿下的亲臣,说起来,他儿子黄明苑还是我的上峰,我领兵三万出征延州,剩下七万禁军,我看不如交到他手里,他与我是志投道和的好友,景王若是放心,我可将兵符交与他,叫他助殿下冬至之日围困京城,再加上他手中本就有十万人马,届时王爷进宫讨旨,岂不就如囊中取物。”
  言讫,他退回椅上,缄默中似乎感觉宋追惗探过来一眼。黄昏的光半红半暗,映着宋追惗的脸深不可测。
  谁都没有开口,宋知濯只得耐心等着,好在,这是他最为擅长的一件事儿,在两年瘫痪在床的日子里,他一日一日打磨着自己的耐心,如同一寸一寸地磨着利剑。
  良久,景王慢踱的脚步骤停,落回座上,“明日,你叫这个黄明苑来见我,我还得先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拜别景王府,父子二人各自登舆,明安挥马扬鞭,直奔黄家府上。
  秋长夜浓,黄明苑秉灯案下,尚在苦读兵书,听闻侍女来报,立时服裳重整,迎到一个花厅上。跨进门槛儿便笑开了眉眼,“知濯兄弟,深夜造访,未必又有什么论功行赏的好事儿特地来叫上我?”
  有侍女上来烹茶扫榻,将宋知濯迎到折背椅上。他闲呷一口茶,别有深意地将人望住,“确实是有好事儿,但这事儿与上回可不同,成嘛,少不得留名千古,不成,可要连累满门,你可得好好思量思量敢不敢做啊?”
  此言一出,黄明苑便揣测出一些意思,讪笑两声儿,“知濯兄弟有勇有谋,什么都敢干。我嘛,说句实在的,咱们武将不比文官,上阵杀敌,稍不留神也得掉了性命,我怕什么呢?各人不过是一条命,怕的唯是牵连家中老小。”
  各人笑一笑,相顾无言,沉默半晌后,宋知濯将湛蓝星纹盏轻搁到案上,未有声响,“明苑兄,你不要谦辞了,你怕连累家中畏手畏脚,令尊大人可不大怕。你也不必瞒我,我知道令尊大人与景王殿下之间走得颇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