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吏_第462章 461.平叛大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461.平叛大军 (第2/3页)

,平叛军全员在此,一共有骑兵两千,步兵四千。”
  这就是皇帝给他准备的“足够”的大军,一共六千人!
  刘侠卿想到煞神贺长年的模样,想到他乌泱泱的数万大军,觉得腿又开始发软,爬上马的时候,脚没踩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有两个士卒跑上来,要扶大将军上马,刘侠卿厉声斥退,自己慢慢爬到马背上去。
  抚民大将军下令开拔,六千“大军”向西前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井然有序。刘侠卿看着这拨兵马人数虽少,但是军容雄壮威武,稍稍放下心来。
  越骑校尉钟离华紧随在刘侠卿身边,对他十分殷勤。因为众人都知道,抚民将军是皇帝陛下的故人,圣眷十分隆厚,钟校尉有机会与天下第一大将军同行,自然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钟离华见大将军脸色有点灰白,忙宽慰道:“凭末将这两千骑兵,就可横扫叛军,其余步兵只是押送叛贼回京之用,将军不必担心战局。”
  刘侠卿眼睛一瞪,说道:“什么你的骑兵?这都是朝廷的兵,是陛下的兵!”
  钟离华吓得赶紧行礼,“末将失言,将军恕罪!”
  钟校尉稍稍将马头落后了些,跟在刘将军后面,不敢再上前搭讪,看样子将军现在心情不好,他何必去触这个霉头呢?
  钟离华今年三十岁出头,是出身于天水郡的良家子,有统军之才,为乡人所重,与同族同乡一道聚众自保,后经太守杨音推荐,入京任职,屡经升迁,成为刘彪之后的第三位越骑校尉。
  在高官遍地的国都长安,能担任皇帝卫兵的首领都得是勋贵子弟,钟离华出身不是士族豪强出身,又不是赤眉一系将领子弟,属于少见的靠个人才能和努力爬上高位的将领。
  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他的成就算是比较大了,在他的家乡天水,钟氏整个宗族的地位都靠他抬了起来。但是在皇帝身边,二十岁的高官比比皆是,钟离华只能怪自己没有和皇帝在牛马厩混过。
  生活中就是这样,你努力一辈子的天花板,可能就是人家的起步价,人家的小目标,是你拼尽全力也触碰不到的虚幻理想,如果陷入这种对比中哀叹社会的不公平,幸福感会越来越少。
  即便一开始抓了一把烂牌,也要耗尽心力打出最好的结果。
  钟离华就是这种心态,他的出身本来平常,但是通过努力爬上高位,靠的是强烈的野心和进取心。这一次平叛,被他当作另一个上升的机会,私下里他也想通过这次出征,能踩一踩封侯的门槛。
  有汉一朝,就军功侯而言,都是有硬性条件的,汉军法:“斩捕大将之人,赐金二千五百斤,封五千户;斩捕列将之人,赐金一千五百斤,封二千五百户;捕斩裨将之人,赐金千斤,封五百户。”在七国之乱时,为了激励士气,景帝甚至临时将赏格提升了一倍。
  李广终身不得封侯也不全是运气,而是他实打实的战绩不行,硬件条件不够。
  当然如果他有关系那就另当别论,大人物随便一句话给他开个后门,也许这侯就封成了。否则冲他这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风格,只能是难封了。就算李广漠北之战没有迷路,他也绝不可能封侯,因为那一场大战卫青部虽然歼敌一万九千人,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战功不能超过战损,大将军卫青未得益封,他的手下也无人封侯。
  与之相比,霍去病的战绩就亮眼许多,奔袭两千里,俘获名王三人,高官八十余人,自己损失一万,歼敌七万,益封五千八百户,手下也多人封侯。
  军功侯的获得都要用敌军的首级堆出来,在钟离华的眼里,那号称数万的叛军就是数万首级,是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带领他跨进侯爵的大门,实现阶层的跃升。
  大军出征第二天的傍晚,已经离上林苑不远了,刘侠卿正要下令安营扎寨,忽然听到后面马蹄声响,几个骑士远远地过来,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急着赶路。
  大军当道,这些人也不回避,竟向着他们直冲过来。刘侠卿叨咕道:“这谁啊,怎么这么急,见到大军不知道躲呢?去,看看是谁,闲杂人等一律拿下!”
  他身为太傅、列侯、抚民将军,这大汉朝里没几个比他更显赫了,可以说只有别人怕他,没有他怕别人的道理。可是士兵们已经上前列队阻拦,对面之人竟远远地大喊道:“闪开!谁敢拦路!”
  等他们到了近前,当先两名骑士竟举起马鞭,向着拦路的士兵没头没脑地抽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