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6章 435.谁负了谁 (第2/3页)
没想到小小马镫,竟有如此效用,若给我一万带镫的骑兵,定能横扫关中,直入长安。” 他这话竟暗中应合了刘秀的说法,可见他们君臣际会不是偶然,刘秀对他还是十分了解的。 这一次突袭大胜,提振了守军的士气,一滩死水似的气氛被打破,士兵们又打起了精神,对大将军恢复了些信心。 城外汉军清点损失,伤亡数百人,军械帐篷损失无数。 刘彪在稳胜的局面上,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败,怒道:“我本来调集军械,要将祁县一鼓攻下,偏偏大司农北上路过,说要招降城中,让我只是围困,等他回来再说。如今看耿弇这等穷凶极恶的样子,哪里会投降?我定要攻进城去,杀了耿弇,以平此恨!” 命令全军整备军器,将从晋阳各地调集来的投石车、霹雳车、连环霹雳车都拉到营中,使工匠连夜安装完毕。 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使军马在前护卫,霹雳车随后,大军来到城下,骑兵摆开阵势,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冲击出城之敌。 耿弇在城上见了,心道:“若等那些霹雳车开始攻城,这种城墙,只怕用不了半日就轰塌了。若要阻止其发射,便得出城迎敌。可是敌军骑兵戒备如此严密,恐怕军马一出城,便会被突击大溃。看来城破就在今日,耿某人能喋血沙场,也算是死得其所!” 耿弇开始安排兵马,准备城破之后的巷战,但是一般城池被破,都会士无战心,或者一哄而散,或者直接投降,至于能打到什么程度,便不是耿弇所能掌握的了。 刘彪大军在城外摆好阵势,连环霹雳车就位,每辆车上有五十块大石,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向城墙。王硕率领着他的精悍手下,准备突入城中,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开始攻城了。 刘彪拔出了环首刀,慢慢举起,只要他的刀一落下,传令兵便会摇动旗帜,发出命令。 这时突然有数十骑马疾驰而来,冒着被双方箭矢射杀的危险,直插入两军之间。 刘彪看着渐驰渐近的一小队人马,从旗帜上看出,那正是前些天北上的大司农荀彧。 士兵们都看向他们的主将,等着他下达命令。刘彪却将刀收起,向地上吐了口唾沫,嘟囔道:“这老家伙又来捣乱,要不是怕伤了他陛下怪罪,我真想把刀挥下去算了。” 刘彪也只是说说而已,他早已不是当看那个急脾气愣头青,当然不会如此莽撞行事。 寇恂飞马来到刘彪面前,说道:“破虏将军,万不可动刀动枪,上谷耿氏已经归顺朝廷,只要我进城去说耿弇,定能让他来解甲来降!” 耿弇站在城头,杀气腾腾,他已下了必死的决心,只等痛快地战上一场。他从小到大,向往的一直是驰骋疆场,血染黄沙,这是他从小就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路线,如今已到了最终实现的时刻。 当听到敌军有使者要进城时,耿弇说道:“不见!战则战,还要劝什么?大丈夫死则死耳,岂肯偷生哉!”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想死,身边将领一力相劝,耿弇怕使者进城劝降,士气瓦解,不肯听从。众将正无奈,忽听有人叫道:“大将军!您快看,看那个使者!” 耿弇扶住垛口一看,见是寇恂,立即下令开城,让寇恂进城。 耿、寇两家同出上谷,关系十分亲密,寇恂是看着耿弇长大的,平时对他多有指点,可以说是耿弇的半个老师,耿弇对他十分尊重。 但是这次两人在祁县的会面,气氛却没有那么和谐,耿弇面容严肃,寇恂也是面色凝重。 耿弇问了上谷的境况,得知父亲已投长安后大惊道:“上谷完实,关隘险固,足可抵御代郡之敌,为何要转投长安?” 寇恂道:“主上疑虑甚重,杜茂、张堪虎视眈眈,要灭耿氏以求大功,汝父为求自保,亦要保汝之性命,故此不得不为之耳!” 耿弇怒道:“杜茂、张堪之流,皆是宵小之辈,怎敢图我耿氏?” 寇恂取出耿况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