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重茅草 (第1/2页)
地震的那天夜里,韩悯坐在阑干上,最后抱着柱子睡着了。 醒来时已是天明。 身上披着一件厚衣裳,院墙外传来邻居们说话的声音,交流分享昨夜的惊险时刻。 家里人已将正堂打扫好,此时正摆饭。 脸上泪水干涸,有点难受,韩悯揉了揉眼睛,坐起来。 韩识道:“醒了?” 韩悯揉揉眼睛:“嗯。” “眼睛还疼吗?去洗把脸,准备吃饭。” “好。” 今日一家人再聚在一块吃早饭,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 吃过早饭,韩悯回了房间。 屋上瓦片落下来,案上堆着灰,他将抄好的书稿与写好的话本整理好,弄脏的地方重抄一遍。 韩悯准备先将书稿送去,得了钱,便去买灰瓦,将家里的屋顶补一补。 韩悯掂量了一下这些书稿,想着或许不够,便拿出自己存钱的小匣子。 再拿了一块银锭。 背着包袱出去,又想起前几日答应了韩佩,卖了书稿就带他去买糖吃,便喊上韩佩一起。 韩家门前,韩悯将韩佩扶上马:“坐稳了。” 牵着马,与他闲聊:“昨天晚上吓着没有?” 韩佩控诉道:“二哥把我吓了一跳,我原本睡得好好的,忽然就被一个人抱出去,我还以为是坏人抢小孩。” “小没良心的,我可是救了你一命。” 韩悯停了停,悠悠道:“再说了,你整天要吃要喝的,卖孩子的在街上随便一打听,知道养你这么麻烦,肯定就不会抢你了。” 韩佩用鼻子哼了一声。 韩悯扯了扯缰绳,马匹停下。 “你哼什么?二哥整天给你买吃的买喝的,你还敢哼?” 他一踩脚蹬,翻身上马,从身后搂住韩佩,捏了捏他的脸。 “你哼什么呀?说给二哥听听。” 韩悯松了松缰绳,骏马迈开步子,往前走去。 韩佩抓住他的衣襟:“二哥,慢一点。” “怕什么?你二哥我十一二岁就会骑马带人了,永安城里我的朋友,我全都带过。” 马匹撒开蹄子往前跑。韩佩嚎了一嗓子,直往韩悯怀里躲,惹得人笑话。 及至城门前,韩悯便下了马。 城内不得策马。 韩佩惊魂未定,扯了扯他的衣袖:“二哥,我也要下去。” 韩悯把他抱到地上,一手牵着弟弟,一手牵着马。 天气冷,两人都戴着半旧的兔毛帽子,领子也是毛的。 进入城中主干道,韩佩抬头看他:“二哥。” 韩悯低头:“怎么了?” 韩佩看了看前边的卖麦芽糖的摊子。 “我们要先去员外郎家送书稿,哥哥……” 韩悯不想在小孩子面前提钱的事情,便改口道:“要是到了地方,你还没吃完,那就太失礼了。等回来的时候再买。” 韩佩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麦芽糖,拉着韩悯上前,对卖糖的老大爷说:“老爷爷,我二哥等会儿再带我来,你可一定要在这里等我和我哥哥呀。” 韩悯笑着向老人家行了个礼,老人家连连说“一定”。 途径白石书局,韩佩见他停在书局前,连忙把他往回拉了拉。 “二哥,别买书!” 白石书局常年印制科举所用的书册,可以算是永安城中最大的书局。 他常在这里给韩佩买启蒙书册,所以韩佩有点怕这儿。 韩悯笑了笑:“今日不买书,二哥把一些东西交给这里的伙计就好。” 他给白石书局写话本,前两年写的都是续书;直到前几日,白石书局才开始让他单独撰写话本。 韩悯站在门前,抬手招呼一个伙计过来。 小伙计迎上前:“韩公子来了?” 韩悯将《圣上与御史的二三事》的书稿递给他:“早。” “诶,我先拿回去给我们掌柜的看看。有要改的地方,还是按照老规矩,请韩公子过几日再来,等改好就结钱。” 韩悯应了一声,向他道过别,拉着韩佩离开。 韩悯道:“别告诉爷爷我们来了这里。” 韩佩似懂非懂:“好。” 请韩悯抄书的,则是桐州城的一位员外郎。 这位员外郎藏书颇多,舍不得把珍本时时捧在手上翻阅,便请人抄书。 韩悯的字好看,在外边帮别人写信的时候,被他看见,才请了韩悯。 站在偏僻的角门前,韩悯叩了叩门。 片刻,里边人推门出来。 小厮从韩悯手中接过书稿,请他们在偏厅稍坐片刻。 韩悯坐在位置上,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拿起一块栗子糕,递到韩佩面前。 “要不要吃?” 韩佩摇摇头,一心想着他的麦芽糖。 韩悯笑了笑,自己把栗子糕吃了。 等了许久,那小厮才回来。 “实在是对不住,我们家小少爷昨日被惊着了,哭着要吃糖,老爷急得不行,看见我就让我去外边找卖糖的,所以耽搁了许久。” 小厮清点过银钱,将两块碎银子与十来个铜板递给韩悯。 “请韩公子点一点。我们老爷说,昨日夜里地动,料想韩公子家也不好过,让我多添了一些。” 韩悯只看了一眼,又看向小厮:“请问……” 那小厮道:“老爷说,暂时没有要抄的书了。韩公子抄了两年,都抄完了。” 韩悯微怔,随后反应过来,应了一声:“好,若是日后员外再添新藏,再找我便是。” “好好好,我送送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