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2/3页)
碗如缸臼,又食之索然无味。 林云芝照着排场定下宁荣六菜,最跟前上席的是冷菜,是大席的第一道脸面,不用太精贵又不能敷衍,糟鹅掌信、莼菜豆腐、白切鸡三道佯眼,重阳如意糕撤盘解腻。 如此宾客肚有三分饱足矣,下头再上肘子炖黄豆、魁花狮子头、牛肉豆腐羹、红焖风腩、雪底芹芽、老蚌怀珠、鸡火干丝热菜不至于肚中饱涨,提筷却力不从心; 六碟胭脂鹅脯、水晶肘花、银芽鸡丝、葱油双脆、纯素鳝鱼、拌蓑衣,及至此时宾客已然是以叙旧谈天为主,六碟菜不要羹汤滚菜,那样烫嘴,没法子抽不出空,与原有之意背道而驰。 温菜好处得以显现,每桌再搭一角琼花露,就着各种滋味,简直不要太美。 黄氏看不懂,但琳琅满目一大摞闻所未闻的菜名,腰杆子已然挺得笔直,瞧瞧老大媳妇能耐,光这些菜名她自己一辈子都想不出来,遑论品尝 倒是阿斗有底子,指着菜单道:“小娘子,此处略有不妥,既热菜为肘子,六碟中再添肘花怕是重样不妥,不若换成海棠酥、枣泥山药糕,孩提老人欢喜,好克化,言笑晏晏,席面才热闹不是” 阿斗不愧是做过官员府上的掌厨,眼光果真毒辣,林云芝道:“如此,便按阿斗所言,换成海棠酥、枣泥山药糕” 如此一来,菜单上再无纰漏,黄氏列宾客名单时却遇上难处,陶家自家亲戚自然要请,陶家兴恩师同窗同会下帖子,情面体己都要眷顾到,无可争议,可难就难在老大媳妇娘家请还是不请? 话里话外老大媳妇同娘家不合已然不是好遮掩的事,黄氏见识过亲家母的厉害,席面若是请人来,难免要闹不痛快,若是不请,未免落人口实。 林云芝眉头微蹙说请:“帖子下与我父亲,家兴有功名在身,席面当日村中耆老在场,不看僧面看佛面,有场面维系便是我继母同来,父亲亦会管束一二,两家面上总还是要过得去,况且那日我们女眷在后厨,不会碰面,闹也闹不起来,娘不必太忧心” 黄氏算是没了忌讳,添上亲家的名,林云芝心头微暖,黄氏大可自己拿主意,当日请林父又如何?她终究不是原身,没血缘羁绊,所谓的疙瘩更是无从谈起,但说与不说,林云芝晓得,心底那片柔软终归不同--就算是自己人和局外人。 席面在陶家摆,店铺里的生意林云芝眷顾不到,好在有阿斗,阿斗厨艺上的功夫连林云芝也忍不住夸上两句. 湘府菜特色在辣与腊,擅做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与红汤火锅有异曲同工之妙,林云芝传授他吊汤方子,阿斗学得快,不过两三回已然能有七八回像。 林云芝笑着夸自己捡到宝,阿斗脸皮薄,不经说几句便面色绯红,她有时起趣味,偏爱看七尺男儿红脸。 阿斗委实受不住会回嘴:“小娘子莫打趣某,如此吊汤手法少见,小娘子能钻研出法子才是了得,某自愧不如” 当厨师谁不喜欢听别人夸自己手艺好,但独揽功劳却是于心有愧,林云芝摇头道:“谬赞,方子乃古籍中所记,非我之功万不敢贪墨,不过胜在多看过些书而已” 火锅吃法豪放,有击钟列鼎而食的说法,起于宋,兴于明清,清朝嘉庆帝曾摆“千叟宴”,数目达千余口,如此规模才将之推于人前,正式红火起来。 阿斗心底有惑?士农工商,商贾虽不短钱财,但社会地位有限,小娘子何等家境,前头主子官衔不低,搜罗过不少食道古籍,却从未有所听闻此等方子,大体合该是小娘子命好。 林云芝笑了笑并未多作解释,有些事注定无法刨根问底。 “小娘子传阿斗方子,如今又留我一人看顾肆内,不惧阿斗心生歹念坑害于您?”阿斗垂着脑袋,盯着锅中浓汤滚沸。 自然是怕的,但大晋法严,签有奴契的奴仆一生不得叛主,若是下头人做出卖出求荣的丑事,主人家一纸诉状递去衙门,大狱庭杖都是常事,便是有人作保亦无济于事。 故而林云芝才敢壮胆放手,阿斗只有跟着她能有好日子,而这些日子其脾性自己还是有些清楚--其人忠厚,并非偷奸耍滑之辈。 “我既敢放手,自是有手段,你也晓得我同朱韫交情甚笃,你是聪明人,应当不会做出飞蛾扑火的蠢事”林云芝眼底带着笑:“我从不做没底气的事,你可明白!” 阿斗脑袋垂得更低,恨不能戳进衣领,他动了动嘴唇,声音有些轻颤:“明白” 陶老二肚里攒着话,老四考中秀才原是高兴事,他不该搅和,但朱韫帮忙买下阿斗,陶老二想这事应要同老四商量。到底是自己猜想,话没说太明,迂回曲折些。 “老四,大哥走得早,大嫂年纪且比你还小些,要替大哥守一辈子活寡委实强人所难,若有上门求娶,大嫂自己中意,你该会不会同意。” “二哥为何这么问?”陶家兴心头一紧,他从未想过林氏会改嫁,可又找不出话反驳,林氏品貌性子都是难得,不谈高门,农家子多少双眼睛盯着,真若那日有了意中人,自己又能奈何?放手?还是妇道约束? 陶老二道:“也不跟你绕弯子,县令家的公子朱韫,我瞧着他对大嫂甚好,有些不似寻常朋友,大嫂许是对其也有些意思,我同你说是叫你有准备,毕竟大嫂为陶家付出良多,将来她改嫁,我们便是他娘家。” “二哥说的是,大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