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27 摘桃子 (第1/2页)
李忘忧真心不想理会这些东瀛人,但既然是李二命人来传话,让他妥善解决此事,他倒也不能置之不理。 但此事却也不好处理。 那群该死的东瀛遣唐使,也不知道怎么想出的主意,居然跑去朱雀门前跪着,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 无论李忘忧如何讨厌东瀛人,如今却也不能没有理由,直接武断拒绝。 毕竟在华夏传统思想中,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被人谴责,反而会被大肆宣扬。 比如什么华佗拜师、诸葛亮拜师等等,尊师重道,明礼拜师,那是值得称赞的。 李忘忧若是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断然拒绝,名声可是会受损的。 为了该死的东瀛人,让自己无端端背负个黑锅,这种事情李忘忧肯定不愿意。 但要捏着鼻子,收下这些东瀛遣唐使,李忘忧更不愿意。 即便不教他们什么本事,但成天看着这些东瀛人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也够恶心人的。 必须要想个办法,合情合理的拒绝东瀛人拜师的要求。 李忘忧思忖半响,倒是有了主意。 招呼牛武备马,李忘忧在府中部曲的护卫下,径直打马去了长安城。 按说李忘忧被李二削去爵位,府中的部曲也是不能保留的。 谁听闻庶民白身的家中,养着几十名彪悍部曲的? 不过这种事情,李二似乎给忘了,而百官也都视而不见。即便是最不待见李忘忧的那些世家门阀,也没人跳出来拿此事做文章。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削爵,不过是个玩笑。 指不定什么时候,李二就大手一挥,恢复了李忘忧的开国县公爵位。 故而连工部都似乎忘了一般,连李府门前的违制横门,也没派人来拆除。 东瀛使臣在大殿之上,一口一个户县公喊着,也没人提醒他们说错话了。 李忘忧的爵位问题,人人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这压根就是叔侄二人斗气,旁人莫要参合,否则指不定谁倒霉。 见到李忘忧这位正主出现,鸿胪寺的一众官员全都长出口气。 “见过唐公,今日之事,倒是烦劳唐公受累了。”李忘忧笑着与鸿胪寺卿见礼。 原本鸿胪寺卿乃是荥阳郑氏的族长郑元寿,被李二借着黄金失窃案,给逼着致仕了。 如今这位鸿胪寺卿,却是一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唐俭。 唐俭乃是李渊晋阳起兵时的有功之臣。 后跟随永安王李孝基攻打刘武周,兵败被俘。在李二击败刘周武后,拜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遂州都督,封莒国公。 贞观十七年,被选入凌烟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忘忧与唐俭虽然接触不多,却也算是熟人。 见到李忘忧出现,唐俭也是长出口气,心道终于有人来收拾这烂摊子了。 “子忧,你可算是来了。这些东瀛人,实在是不知好歹,陛下已经拒绝了他们,却依旧跪在此处,要拜你为师。哈哈,说起来也是子忧名声甚大,连东瀛人都知道了。” “唐公,你莫要取笑我了,我也为这事头疼呢。” 唐俭身为鸿胪寺卿,倒是不免出言劝说道:“子忧不若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