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乌而滚1 (第2/3页)
会又寻理由往后拖日子。自先帝起,他们就推行满汉一体。汉人的优点不知道他们学到了多少,推来揉去,打太极的功夫倒是全学会了。 思考了一番后,我决定不问。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康熙敢再找理由留着公主不嫁,我就住在京城里不走了,天天去乾清宫递牌子求见。 烦到他同意为止。 于是,就开开心心地上了路。 进京的路上,太子找我聊了四次。 没有问我蒙古的现状,以及各部的格局,每次都是听我讲草原上的趣事,再就是叮嘱我,将来要善待他姐。 说他姐是个好姑娘。 还讲起,他姐亲手做桂花糕给他吃的往事。报怨说,桂花太香了,奇怪的香味,直冲鼻子,很难吃。 他屏着呼吸,才勉强咽下去。 最后说,等我成亲以后,把他这些话告诉他姐。 我原本觉得太子还行,经过这次谈话,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现在觉得,大清国的太子挺好。 入城那日,是个晴天。秋高气爽,是个好天气。我骑马走在众皇子中间。 围观的老百姓高呼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的时候,我悄悄观察了大阿哥的神色。 同样是康熙的儿子,还是长子。看着弟弟压在自己头上,心里会有不平?吗? 据我观察是没有。他还举起双手,朝欢呼的人群挥了挥。笑得一脸灿烂。鬓角的伤痕里,仿佛也带着笑意。 我很开心。 我也有兄长,叫博尔济吉特·巴尔图。早在八年前,就已经了成亲,娶的是巴林部一位将领的姑娘,现今我大侄子已经七岁半了。 兄长娶亲之前,父王曾当着我的面,告诉他,巴林部的世子将来要娶公主。兄长不愿娶公主,于是我就成了世子。 可以这么说,我这个世子是捡漏来的。 我见到康熙是入城的次日。他坐在高高的黄金龙椅上,我双膝跪在他前方九步左右的地毯上。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令我心里十分不舒服,再加上头顶的压力像是潮水般向我层层涌来。 我更加后悔要娶公主。 那些提前准备好的说词,也咽回了肚子里。只干巴巴地说了句:“求英明睿智的大清天子,把您的宝贝公主赐婚于臣。臣会将公主视若神明,敬奉她一辈子。” 接下来的情形,出乎我的意料。 康熙从龙椅上走来了,双手把我扶起,笑得像个和蔼的老父:“不需敬奉,你只需答应朕,替朕呵护荣福儿一辈子,朕就把她许配给你。”又笑道,“还有朕精心准备的丰厚嫁妆。” “臣答应!” “君子一诺,可是驷马难追。” “臣一诺,就是四千匹蒙古马日夜赶路也追不上。” 康熙哈哈大笑了一阵子后,说道:“朕听说,你读过书。都读过什么?” 我郑重地回答:“回皇阿玛的话,《三字经》。” 康熙又是哈哈大笑:“你是担心朕反悔,会改变主意?这么快就改了口。” 我愣了片刻后,赶忙跪在地上。双手伏地,大声道:“多谢皇阿玛把心爱的公主赐婚于臣。从今以后,臣是您的臣,更是您的子。儿臣将把全部的忠孝都奉献于您!” “是个好孩子。”康熙拍了拍我的肩膀,亲切地说,“回住处收拾一下东西,搬到宫里来住。待会儿,朕就让皇后给你安排地方。晚上,我们一起在宁寿宫用膳。太后看见娘家人,一定会很开心。” 这是一门好亲事。 我为曾经的后悔,感到自责。 但不久之后,我又开始后悔。因为娶一个大家族的姑娘,麻烦事儿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兄弟们多的姑娘,各种礼节让人招架不住。 这件事,要从和九阿哥开始来往说起。 我住的地方是西五所,据说是九阿哥先前的住处。九阿哥过继出去之后,再没回宫里过过夜。 但奴仆用品一应俱全。皇后征询九阿哥的意见后,让我住了进去。 九阿哥很热情,拉着我,一一介绍奴仆的名字,告诉我,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还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