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_嫉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嫉妒 (第1/3页)

刘福小心地问:“床底下, 衣柜里都找了吗?四阿哥喜欢躲猫猫,尤其是喜欢躲衣柜里。衣服都翻开看了吗?”
  “都找过了。”德嫔怕康熙责怪她照顾不周, 红着脸, 急急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四阿哥爱躲起来呢。早知道,本宫就一直安排人在旁边守着。”
  刘福咬着嘴唇, 没接话。
  明明他再三跟她们交待, 四阿哥睡觉的时候,也要守着人。免得他睡醒之后藏起来, 一时半会儿找不着, 让人着急。
  德嫔瞥了他一眼, 弱弱地看向康熙轻声解释, “臣妾是想着, 四阿哥睡着的时候, 旁边有人,他睡的不安稳。”为了证实她说的是实话,又说道, “臣妾睡觉的时候, 旁边就不喜欢有人。皇上是知道的。”
  最后那一句, 康熙有些不悦。什么叫他知道!他知道什么?好像他同她多亲密似的。
  自从前几日和纳兰性德深入地聊过,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个话题之后, 他就特别不想再和别的女子有太多牵扯。
  想守着一个人一段时间, 感受一下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意境,感受一下当年他阿玛的心情。
  康熙冷声道:“你出去,到发现他不见了, 有多长时间?”
  他是想用这个时间判断一下, 在这段时间里,四阿哥可能走多远。没等德嫔答话,又吩咐人去承乾宫和永和宫附近都找找。
  具体有多长时间,德嫔也说不大清楚。她安排照顾四阿哥的两名宫女,都是伺候六阿哥的人。
  那会儿六阿哥刚醒,在哭闹。大家都去哄六阿哥了。等把六阿哥哄安生,又喂他吃了奶。这才想起去看四阿哥,发现他不在床上。
  德嫔坚定地说:“臣妾就出去洗了个手,想着等四阿哥醒来后,好喂他吃东西。”
  前朝还有别的重要事,急等着处理。
  一个小孩子的事都要他操心。
  这要是贵妃在,这种小事肯定不会麻烦他。什么事都要他管了,还要她们干什么?难不成,就是生孩子的?
  康熙心烦,语气也显得十分的不耐烦:“你刚说去洗了个脸,这又洗手,究竟都洗了什么?”
  德嫔以前看到的康熙虽然话不多,但都态度一向都很温和。这种冷若冰霜的样子,还是第一次看到。
  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刘福突然插话道:“多多……对了,让多多找。狗的鼻子灵敏……”
  “那还不赶快去,杵在这里干什么。”康熙厉声道。
  乾清宫的太监以及侍卫们都在四处找四阿哥,没过多久,“四阿哥丢了”的消息,就在宫里传开了。
  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和寿康宫皇太后分别派了人,去永和宫问询情况。
  “主子幸亏没养四阿哥,真是不省心的很。跟我们五阿哥相比,可是差远了。”田嬷嬷用食指轻点了一下五阿哥的圆鼻头,笑道:“瞧瞧,我们的五阿哥多可爱。”
  太后虽然只养了四阿哥五个多月,可当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想到那个孩子,现在也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默默地蹲着,十分挂心。
  看了片刻坐在田嬷嬷怀里的六阿哥,朝她伸出手,“把胤祺给本宫,你也过去帮忙找找。”
  田嬷嬷把五阿哥交给太后,站起身道:“这会儿天好,也没风,要不奴婢在院子里铺个毯子,让五阿哥爬爬?贵妃娘娘不是说多爬爬,能锻炼手脚的灵活性,促进大脑发育嘛。”
  太后摸着五阿哥的小脑袋,笑道:“胤祺是个乖孩子,又聪明伶俐,不用刻意锻炼就很好了。”
  五阿哥和六阿哥相差不过一个月,宫里人喜欢和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比较。每每这个时候,众人都是夸赞六阿哥如何聪慧伶俐。
  太后也跟着夸,顺带的说句:“五阿哥还大六阿哥半个月呢,远没六阿哥机灵。”
  众人的目光都在聪明的孩子身上,对于笨孩子来说,是福气。宫里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就是福气。要那么聪明干嘛,没病没灾,老实本份的混个亲王爵位,是最好的结果。
  太后常说五阿哥笨,从未对外说,他很乖。
  到了太后这个年岁,见过的孩子,大大小小的,有上百人了。从未见过,像五阿哥这么乖的。
  几乎就没哭过。
  到点喂食,到点睡觉。
  现在才八个多月,已经不尿床了。只要他挣扎着扭来扭去,就知道他是要起夜。
  与四阿哥爱生病,又哭闹相比,五阿哥不知道要省多少心。抚养着他,一点不费力。
  每次想到此处,太后就觉得血脉相连的说法,有点可笑。四阿哥的性子,哪里像温柔软绵的德嫔?五阿哥的温厚乖觉,也不像凡事爱出风头的宜嫔。
  还有泼皮的大阿哥,与对什么事都不管不问的惠嫔哪一点像?这些孩子们,说来说去,和生母性子稍有近似的,还就是太子一个。聪慧敏感样儿,跟赫舍里如出一辙……
  太后想到这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四阿哥趴在拔步床的床顶上,看着下面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想着,额娘怎么没来找我呢?
  等额娘来找我,我就下去。
  小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他不明白一天和一个月有什么区别。也不明白很久和一会儿有什么区别。
  只知道,只要放声哭,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只要有等,就能等到某个人,或是某样东西。
  额娘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