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_第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1/2页)

    ??不顾玉米茎叶的摩擦和刺痛,始皇帝径直穿过,蒙毅见状赶忙开路,始皇帝就这样走在其中,宛若在巡视自己的帝国。

    ??亩产!三百斤!生长速度倍短于小麦!

    ??穿过玉米地,来到红薯地和土豆地的交界处。

    ??始皇帝蹲下身子,拒绝了蒙毅递过来的工具,亲自以手起之!

    ??一株红薯藤,下面直溜溜挂着七个大红薯。

    ??一株土豆,下面滴溜溜挂着五个拳头大小的土豆。

    ??始皇帝将玉米放在一旁,一手拿着亲手挖出来的红薯,一手拿着土豆,微微抬头,看向广袤的种植着红薯土豆的耕地。

    ??这!仅仅是一株!

    ??始皇帝知道,蒙毅带回来的奏折并不是虚报!

    ??始皇帝又看向躬身于一旁的赵泗和船员,记忆恍惚回到了徐福出海那一日,宛若海上城池的百艘巨船,密密麻麻的出海童子,工匠,耕夫!

    ??他们即将踏足海外,迈出天地四极,为自己寻找虚无飘渺的长生不老药。

    ??尔后一去,渺无音讯。

    ??直至,琅琊港口,赵泗带着十几艘海船靠港归来。

    ??自己夹杂着无奈的质询,没有仙山,没有仙人,没有长生不老药,好在,还有一点小惊喜,那个不负王命归来的小伙子,带回来了三种新粮,并且声称其中两种亩产五百斤。

    ??亩产五百斤啊……

    ??尽管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亩产五百斤也足够惊喜了。

    ??始皇帝从未想过,赵泗这小子憋了个大的,这哪里是五百斤?分明是将近十倍的产量。

    ??始皇帝看着赵泗,他依稀记得那一日的对话。

    ??这个小伙子并没有带回来自己的长生不老药。

    ??可是,他却带回来了大秦的长生药!

    ??第八十五章 为朕驾车!

    ??“彩!”

    ??始皇帝手里紧紧的握着红薯和土豆,仿佛握住的就是大秦的未来。这可是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

    ??哪怕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始皇帝也难以克制内心的喜悦,尽管红薯和土豆的缺陷很多。

    ??放下红薯土豆,始皇帝又拿起玉米。

    ??和红薯不同,玉米是能够成为主粮的存在,产量却远高于现在的五谷,始皇帝微微举起,脸上洋溢着笑容。

    ??赵泗莫名其妙脑海中浮现出玉米大帝的经典照片,这一刻仿佛交相呼应。

    ??始皇帝红薯土豆玉米三个挨个盘了一遍,才想起来周遭众人,摆手示意起身。

    ??赵泗等人这才起身,始皇帝走到赵泗面前,高出赵泗半个头的始皇帝微微低头,看着面前脸带笑容的赵泗开口:“晚几天收割可有妨碍?”

    ??“只要不下雨,几天时间,并无大碍。”赵泗开口回答。

    ??因为数量庞大超乎预料的产量,红薯玉米土豆三种新粮的意义也不在简单。

    ??他们不仅是海外泊来的新作物,同时,也是天命!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红薯土豆玉米的收割,当然要昭告天下,上祭先祖,下谓黎庶,祷告山川,在天地,百官,先祖,黎庶,所有人的见证下收割。

    ??始皇不死,六国只敢暗戳戳的搞点小动作。

    ??要么是没有任何成功可能的刺杀,要么就是所谓的舆论攻势,神神鬼鬼那一套。

    ??六国余孽把控地方舆论,大秦不能触及天下乡里,除了关中地区以外,大秦先天处于舆论劣势地位。

    ??秦法被曲解,秦律被滥用,本地贵族压榨本地百姓最后将矛头指向始皇帝是他们屡试不爽的手段。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货币的更改让多少六国余孽借此牟利,并且将责任推卸给始皇帝?压榨百姓的是当地贵族,承担一切怒火的却是大秦。

    ??更不用说,行同伦,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六国余孽又是如何添油加醋,眼下的始皇帝,出了关中就是暴君的代名词,眼下的大秦,亦可谓声名狼藉。

    ??六国百姓在大秦一统之前就没有受到过压榨么?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实际上大秦一统天下以后收缴贵族田地,除了用来赏赐关内秦人以外,六国本地百姓亦因此而授田。

    ??大秦,包括始皇帝,在舆论上处于不折不扣的下风。

    ??毕竟一国之口,抵不过六国之口。

    ??哪怕始皇帝一统天下亦是如此,六国虽然被摧毁,但是嘴还在,不敢造反是出于对秦国强大武力的尊重,舆论上他们却重拳出击。

    ??而眼下,这三种新粮,毫无疑问就是不折不扣的绝地反击!

    ??天命!在秦!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不同徐福留在扶桑?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在百死一生的海上波涛之中死里求生?

    ??若非如此,为何赵泗能够穷极天地,带回来亩产几千斤的神粮?

    ??这三种新粮不仅能够缓解大秦目前剧烈的压力和矛盾,也能够大幅度改善大秦的舆论处境。

    ??如今三种新粮的高产已经板上钉钉,不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